李月舟,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生物学会-离子通道专业委员会委员,Australasian Medical Journal 主编。2000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2000-2011年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进行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开放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2011年加入浙江大学。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MBO Journal,Nano Letters, Cell Reports, FASEB Journal,Molecular Microbiology,Biophysical Journal等国际专业期刊,在多本著作中撰写有关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章节。
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基于超声的深部脑刺激和神经功能调控的仪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scL开放过程中“区域-区域”以及“区域-脂质”的相互作用。
国家科技部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重要新型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国防科技特区项目:情绪与社会行为的解析、机制验证与干预。
研究背景
对机械刺激的响应是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能力,而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作为一种可以将机械刺激转换为电信号或生化信号的分子开关,在听觉,平衡,触觉,疼痛,以及对骨骼,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失调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牵涉广泛的疾病,涉及囊性纤维化,抑郁,癫痫,老年痴呆,血管缺血的神经保护,以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因此,系统地研究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功能和机制,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此外, 由于其独特的对于外界刺激的响应机制,也使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在纳米医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离子通道的神经功能操纵、肿瘤治疗、干细胞分化等。
离子通道病。
超声遗传学。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作为分子开关和纳米生物感受器。
分离鉴定新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及其功能。
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单元的机械敏感性。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和抗生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