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师资队伍  PI研究组  汪浩

研究组简介

发布日期 :2020-04-10    来源 :郭欣艳    阅读次数 :1149

研究方向

1) 利用光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和电生理的方法鉴定、探索大脑中先天性恐惧相关的神经环路。

2)研究丘脑感觉突触经验依赖可塑性的机制、功能意义及分子、细胞机制。

3)星形胶质细胞对对发育过程中突触删除的调控作用及对长久记忆形成的作用。

4)通过对不同基因突变小鼠的丘脑感觉突触发育研究探索各种致病基因(如Mecp2,Frm1)在环路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手段

1) 离体脑片全细胞记录和在体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

2)转基因小鼠.包括选择性特定脑区的基因敲除或基因治疗;

3)应用水迷宫和T迷宫等行为学测试手段;

4)PCR和Western-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5)利用光遗传学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

6)逆行或顺行病毒追踪技术

 

   研究内容

先天性恐惧的神经环路研究

先天性恐惧,指的是动物体无需学习,可以通过遗传获得的对特定物体,环境或境遇的恐惧。比如,老鼠怕猫。哪怕是从未接触过猫的实验室饲养的小鼠,第一次遇见猫时也会恐惧,害怕。先天性恐惧这种负面情绪对生物体有效躲避危险环境,从而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存活下来,繁衍后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这一恐惧发生异常,比如在外界并不存在威胁时,动物体也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则和某些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密切相关。至今为止,对于大脑中哪些部位参与调控了动物的先天性恐惧,人们仍知之甚少。我们将综合运用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光遗传学和动物行为学综合探讨小鼠先天性恐惧的神经环路。

突触删除的机制

突触删除,就是选择性的删除不需要的突触,强化需要的突触。这一过程在神经系统发育,功能性神经环路的形成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发育的早期,大脑会形成大量的突触联系。大部分突触联系都会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被神经元活动参与的机制删除掉,只保留部分需要的突触联系。如果因为基因突变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则会导致突触删除异常,进而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紧密相关。比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这些神经系统的发育疾病都可能与发育过程中的突触删除异常有关。我们之间的工作在小鼠丘脑感觉突触上建立了一个十分理想的研究突触删除的模型。我们将综合运用转基因动物,电生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讨论突触删除的机制,感觉经验和星型胶质细胞对突触删除的影响。

本组招聘博士后